乌克兰放开出境,允许年轻人离开战火中的乌克兰,边境涌现20小时离境长队!
发布日期:2025-09-18 02:39 点击次数:157
2025年8月,乌克兰西部边境口岸出现了令人震撼的场景。成千上万的年轻男性排起长达数公里的队伍,等待时间超过20小时,只为离开自己的祖国。 这是乌克兰自2022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,首次放宽对18-22岁男性的出境限制。
文尼察的高中生安德烈刚满18岁,他直言不讳“什么未来啊,说到底就是不用在18岁生日那天偷偷翻越铁丝网了。 ”基辅大学的学生卡特琳娜已经买好了飞往德国的机票“留在这里,要么被强制征兵,要么整天躲空袭,还不如去学医,打完仗回来至少能派上用场。”
乌克兰内阁于8月26日正式批准修改出入境规定,新规在公布次日生效。 政策规定22岁或以下的年轻人不再受到任何出境限制。乌克兰国家边防局声称禁令解除并非出境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,排队现象主要出现在夏季和周末。
乌克兰移民办数据显示70%的离境年轻人将不再返回乌克兰。 过去三年,根据戒严法,乌克兰禁止18至60岁男性公民离境,以保障国家兵源。
许多家庭选择在儿子年满18岁时将其送往国外,导致部分学校的毕业班几乎全是女生,大学校园里男性申请者也严重不足。
战前乌克兰总人口超过4300万,到2025年估计不足3000万。 三年半时间人口锐减约1500万,其中约850万人成为海外难民,37%的难民年龄在16至18岁之间。
乌克兰总理斯维里坚科强调,此举旨在“保持青年与祖国的联系”,同时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教育机会,以备战后重建。 内务部长克利缅科称,政策允许青年赴海外留学,未来归国效力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3至2024年间至少有数万名青少年在家长安排下提前离境。 这导致乌克兰高校新生数量大幅下滑,2024年全国高校录取人数创下近九年最低。
今年初有媒体报道,一些地区出现“抓壮丁”式的强制征兵,甚至传出贿赂官员以换取免役证明的案例。 黑市免役证价格飙升至万美元,相当于普通家庭十年的积蓄。
一位45岁的母亲表示“从心理上讲,知道我们的儿子仍然可以在国外而不受冲突威胁,至少能看到大海,安全地游泳几周而不担心炸弹或流弹,这很好。 ”但新政也让23岁以上的男性陷入更深度困境。
他们既不到达某些征兵年龄下限(25岁),又不具备离境资格,处境尴尬。 法律规定25岁以上男性有强制服役义务,22岁以下青年仅可自愿参军。
尽管法律明确规定25岁以上男性才须承担前线服役义务,但国防部同步出台配套措施,将22至25岁男性的兵役登记期限从90天缩短至30天。
欧盟多次在谈判中提出“人员自由流动”是乌克兰未来入盟的必要条件之一。波兰、罗马尼亚等国也一度以关闭边境点向乌施压,要求其调整限制出境政策。
2025年8月欧盟对乌军事援助金额仅为3.2亿欧元,较2024年同期下降67%。美国对乌援助计划从原定的600亿美元缩减至240亿美元。
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推进至红军城郊区,威胁乌军重要补给枢纽。 南部战线压力加剧,俄军试图切断乌军与沿海地区的联系4。
2025年夏天,俄军在乌东展开了一场几乎不可阻挡的攻势。1500人的轻型装甲旅,仅用了6个小时就突破了乌克兰第二道防线。
根据乌克兰国防部的内部数据,从2025年1月到8月,乌军的战死人数已经达到14.7万,而能继续上战场的士兵所剩无几。 乌克兰军方面临的兵源压力极其巨大。
瑟尔斯基上将的紧急通告称“每月需3万新兵填战壕! ”三年血战折损百万军人,兵役门槛疯狂下调,从27岁到25岁,再到征召60岁以上老人。
最新民调显示,69%的乌克兰受访者支持尽快通过谈判结束战争。 这与2022年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,当时有73%的受访者表示“乌克兰应战斗到胜利为止”。
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的最新调查显示,58%的乌克兰人信任泽连斯基,低于5月的74%和2月至3月的67%。 在不信任的原因中,腐败问题和战争处理方式分列前两位。
一些乌克兰普通民众称泽连斯基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,认为他在与他国领导人交往中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。2022年9月2日至11日的电话调查中,1000名受访者里,91%的15至34岁乌克兰人支持泽连斯基的总统行为。
然而也有民众认为泽连斯基执政期间,乌克兰物价飞涨、青年流失、国家负债累累,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直线下降,政府内部还腐败严重。
有民众觉得泽连斯基在外交政策上失误,认为他本来有机会通过谈判解决冲突,但却选择硬碰硬,让乌克兰深陷战争泥潭。
政策出台后,乌克兰边境检查站出现长达20小时的排队现象。 大批年轻男性前往波兰和匈牙利边境,导致边境检查站交通堵塞。 部分边境检查站出现交通堵塞情况。
政府期望通过正规手续掌握出境人员的数量、流向和信息,与他们保持官方联系。 新政策也覆盖“因各种原因目前身在国外的公民”,这意味着之前非法离境的乌克兰人将被“洗白”为合法出境。
过去一年,乌克兰大学男生流失率达30%以上,此政策或能逆转部分趋势。 政府设立热线,解答民众疑问,边境官员培训新规执行。
类似调整在战争中常见,旨在平衡即时需求与未来规划。 乌克兰人口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,年轻一代外流若持续,将影响经济复苏速度。
军方报告强调,前线士兵疲劳积累,需更多轮换机制。 此举虽非万全之策,但反映当局对现实的务实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