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大幅减少,四成不打算生育,养老难题难解或成新一轮日本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12:34 点击次数:119
欧洲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难题之中!
2023年,新生儿数跌到366.5万,创下六十多年来的最低点,比当年日本还要少。
更吓人的是,有40%的年轻人直截了当地说不打算要孩子,姐姐退休金的缺口马上就要突破千亿欧元了。
从柏林到罗马,再到马德里和巴黎,年轻人都面对买不起房、养不起孩子、找不着稳定工作的难题。
欧洲会不会变成下一个日本那样陷入人口危机呢?这场人口难题到底还有没有破解的办法?
欧洲正走向日本老路
欧洲的出生率持续下降,人口危机已经不再是预警,而是真切地在发生中。
到了2023年,欧盟的出生宝宝数一下子掉到366.5万,是自196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欧盟的平均生育率已经跌到了1.46,比当年震惊日本的“1.57冲击”还要低。
而且,西班牙的生育率只有1.19,意大利也才1.24,连日本当前的水平都比不上。
这么快的掉头,让人有点措手不及。
十年前,他们还在琢磨怎么应付“温和”的人口老龄化,可没想到,现在竟然迎来了快速的下滑。
德国一直是欧洲经济的动力源,去年新出生的孩子不到70万,刷新了二战以来的最低纪录。
就算是以生育水平比较高的北欧国家,芬兰的出生率也从2010年的1.87掉到1.32了。
就算瑞典情况还算可以,但这种趋势也是越跌越厉害。
不光是数字上挺像,感觉整个社会也慢慢在朝着80年代的日本模样靠拢。
眼下的欧洲年轻人,也得应对房价飙升、抚养孩子的花费居高不下,还有就业不稳的这三座“大山”。
这十年来,柏林的房价涨了70%,而里斯本更是冲到了120%。
年轻人只好搬到越巴越远的郊区,每天得花上两个小时左右赶路。
在米兰,大家一般都习惯合租,30岁的人还跟陌生人一起用厨房和卫生间,也不算稀奇。
房租占了收入的四成左右,想找到一份稳定工作比中彩票还难,年轻人也就自然会拖延甚至放弃生娃这事。
而且,自1990年以来,欧洲的结婚率也降低了大约40%,而且女性平均生育年龄都推迟到了30岁。
有大约40%的年轻人因为担心气候变暖而犹豫要不要生孩子,他们还觉得结婚“没必要”或者“挺冒险”的。
这种价值观的变化,跟日本社会那种“低欲望”的趋势真是挺像的。
老龄化带来的崩塌
因为人口出了点问题,带来的链式反应很快就在欧洲各地都能看到。
养老金体系最先受到了冲击,德国和法国的养老金开支已经超了政府预算的20%以上。
大概每个欧盟国家的居民,年头得掏出差不多5000欧元,用来帮别人养老。
据说,法国的养老金还真是不小的缺口,估计到2030年差不多有700亿欧元的差额,到了2050年,可能会突破千亿大关。
马克龙一打算把退休年龄从62岁调到64岁,结果没想到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罢工。
这次罢工把法国搞得乱哄哄的,地铁都不跑,垃圾堆得满满的,炼油厂也都关门了。
不过,老百姓态度挺坚决的,说道:“我们都知道养老金体系出了问题,可凭什么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来埋单?”
要知道,不动真皮,未来的代价可就大了去了。
你看,意大利的养老金开支已经占到GDP的16%,这在欧盟里可是最高的了。
西班牙虽然坚持现行的养老体系,但要是不搞根本性的改革,到了2040年,养老基金就会彻底用完。
到2050年,欧洲的抚养比可能降到1.51,也就是说每1.5个劳动的人得养一个退休的,压力真是不小啊。
这种压力不仅关系到经济,还可能引发整个社会运作的根深蒂固的危机。
而医疗体系的负担,也同样沉重。
到2030年,荷兰估计会缺少12万名医护人员。
丹麦的某些地区,普通医生的平均年龄都超过60岁了,年轻一点的医生更喜欢待在像哥本哈根这样的大城市里。
因此,瑞典北部的部分医院只好用高额补贴和住房福利来吸引医生,不过收效也不算太明显。
欧洲难逃日本的命运
在这紧要关头的人口危机面前,欧洲的国家们也纷纷出招,想办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。
德国给出了14个月的带薪育儿假,还每个月发219欧元的孩子补贴;波兰则推出了“500+”计划,而匈牙利更是让有四个孩子的妈妈终身免缴税款。
不过嘛,成效其实挺有限的,匈牙利的出生率只从1.4涨到1.5,而波兰的出生率还在继续下滑。
因为这些措施只是暂时应付,根本问题——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真正原因,还没搞明白,也没处理好。
有人说,要是能多引进一些移民不是挺好的嘛。
没错,2022年欧盟迎来了250万净移民,这短时间内帮忙弥补了一些空缺的岗位。
要保证人口不出现大波动,欧盟每年得引进大约500万净移民。
从意大利到瑞典,极右翼政党趁着反移民的情绪走红,搞得移民政策越来越难扭转局面。
意大利的梅洛尼、法国的勒庞、德国的选择党,这些极右翼力量都把反移民当作重点话题。
最近欧洲议会选举中,几个国家的极右翼政党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。
荷兰新政府已经保证了“有史以来最严厉”的移民措施,甚至连丹麦都打算把难民营安在非洲。
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,要靠大规模移民来缓解人口难题,简直就像做白日梦一样。
最让人心里发毛的事情,就是欧洲怕是要走上日本那种恶性轮回——越穷,生娃意愿越低;越不愿生,经济情况越差,搞得像个死循环似的。
欧洲央行提醒大家,要是人口继续减少,到本世纪中叶,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掉到1%以下。
人口从4.5亿骤减到3亿,甚至一步步跌到1.5亿,不仅仅是数字在缩水,整个社会的运作活力也跟着缩减,快要不行了似的。
而日本的前车之鉴,就在眼前:
90年代初,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一破裂,经济一下子陷入了长时间的停滞不前。
现在的年轻人啊,面对未来的不明朗,很多人干脆就选择了不结婚、不生娃。
这30 years 啥,转眼就过去了,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从1.5掉到了1.2,经济基本上也没多大起色,社会的活力那是严重不足。
现在呢,日本乡村大片土地都荒漠了,城市里老年人比年轻人还多,整个国家逐渐变得老龄化严重。
其实,欧洲也有一些优点,比如说,移民政策比较开放,欧盟内部的人口可以自由流动,文化也相对多元化。
不过,在面对人口危机的汹涌浪潮时,这些优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
人口虽然不是国家的全部,可要是未来的人口都不够了,所谓的“国家的未来”也就变得模糊不清了。
眼下,欧洲正处在十字路口,可它的喘息时间也不多了。
其实令人头疼的事,就是大家都清楚问题的严重程度,不过真正付诸行动去解决的,难度还挺大。
要提到提高退休年龄,可能会引发罢工浪潮;增加移民则可能让极右翼势力抬头;而大幅度提高生育补贴,又会让财政压力变得更重。
每个抉择都带点政治上的冒险,所以事情才会一年一年拖着不办,直到积累到难以收拾的地步。
欧洲这场人口危机,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:
年轻人要是感受不到未来的希望,再怎么富有的国家,也会逐渐失去动力。
欧洲能不能避开日本当年的那个困局,说不定就看接下来几年大家怎么做决定啦。
人口大幅下降可不只是简单的数字变化,它实际上牵动着每个人的未来。如今有40%的年轻人选择不生娃,养老体系也变得摇摇欲坠,这背后其实反映出发达国家的共同困境。日本曾经用事实证明了人口老龄化的可怕,欧洲似乎也在慢慢走上相似的路子。
根据第一财经2024年12月3日的报道,欧盟的出生率刷新了历史新低,哪些成员国的下降幅度尤其明显呢?而环球网在2024年12月4日也曾指出,英媒披露欧盟27国2023年的新出生人口总数只有366.5万人,跌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。此外,光明网在2023年3月20日提到,法国对养老金改革的投票即将进行,工会在最后关头呼吁展开大规模罢工,相关政策变动引发社会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