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
足球资讯

热线电话:

考生被985大学录取,看到专业家长怒了:给钱,都不去上

发布日期:2025-08-12 01:51    点击次数:94

段雅琴的手机屏幕亮了又暗,暗了又亮。

她坐在沙发边缘,身体前倾,像一只准备捕猎的猫。客厅里只有挂钟滴答声和她急促的呼吸声。窗外夏日的蝉鸣此起彼伏,却掩盖不住她内心的焦躁。

"妈,录取通知书到了。"段宇轩从门外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个厚重的信封。

段雅琴腾地站起身,几乎是抢过了那个信封。她的手指在封口处颤抖着,仿佛里面装着的不是录取通知书,而是她十八年来所有的期望与梦想。

撕开封口的瞬间,她的眼睛飞快地扫过那行字:恭喜您被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录取。

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手中的通知书险些滑落到地上。

"环境工程?"她的声音像被卡住了喉咙,"不是金融,不是计算机,是环境工程?"

段宇轩站在一旁,看着母亲脸上表情的急剧变化,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。他知道,一场风暴即将来临。

01

段雅琴将录取通知书重重摔在茶几上,发出一声脆响。

"十八年!整整十八年!"她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,带着颤抖的愤怒,"我为了什么?省吃俭用,给你报最好的补习班,请最贵的家教,就是为了让你学环境工程?"

段宇轩低着头,不敢看母亲的眼睛。他的双手紧握成拳,指甲深深陷进掌心。

"妈,环境工程也是好专业啊,现在国家不是很重视环保吗?"他的声音很轻,像是在为自己辩护,又像是在自我安慰。

"好专业?"段雅琴冷笑一声,眼中闪过一抹讽刺,"你知道隔壁王阿姨的儿子学金融,毕业就进了银行,年薪二十万!你知道楼上李叔叔的女儿学计算机,还没毕业就被大厂抢着要!你再看看环境工程,能干什么?去工地测水质?去垃圾场检测污染?"

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。段宇轩感到胸口憋闷,呼吸都变得困难。他想起填报志愿那天,自己坐在电脑前,一遍遍地查看环境工程专业的介绍,想象着自己将来能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。那时的他,眼中闪闪发光。

"我以为你会支持我的选择。"他终于抬起头,看向母亲,眼中有着不易察觉的失望。

段雅琴愣了一下,随即更加愤怒。

"支持?我支持你去做一个没前途的工作?支持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,找不到好对象,买不起房子?"她的声音越来越高,邻居可能都能听见,"我告诉你,宇轩,这个专业我绝对不同意!"

段宇轩的心渐渐沉了下去。他看着母亲扭曲的脸庞,第一次感到陌生。这个女人,这个为了他的教育可以省下每一分钱的女人,这个为了他的前途可以从早忙到晚的女人,此刻却因为专业问题而彻底否定他的选择。

"那你想让我怎么办?"他问道,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。

段雅琴深吸一口气,平复了一下情绪。她走到儿子面前,伸手想摸摸他的头,但手举到一半又放了下来。

"我已经打听过了,现在还可以申请调专业。上海交大的金融专业全国前三,计算机专业也很好。只要我们找对人,花点钱,一定能转过去。"

她的语气变得缓和,眼中透露出一种近乎恳求的光芒。

"妈已经准备好了十万块钱,只要能转到好专业,这钱花得值!"

02

十万块钱。

这个数字在段宇轩心中掀起巨浪。他知道这十万块钱对于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——那是母亲在服装厂做了三年夜班攒下的血汗钱,是父亲在建筑工地晒了无数个太阳换来的工资,是全家人省吃俭用、精打细算的结果。

"妈,你疯了吗?"段宇轩的声音颤抖着,"十万块钱,就为了换一个专业?"

段雅琴的眼神变得坚定而决绝。

"疯?为了你的前途,我宁愿疯一次!"她走到卧室,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老旧的铁盒子。盒子已经生锈,发出吱呀的声响。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,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沓沓人民币,大部分都是五十和一百的面额,还有一些皱巴巴的二十元。

每一张钞票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——深夜里母亲在缝纫机前的身影,烈日下父亲搬运建材的汗水,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计算生活费用的场景。

"这是我们全家的积蓄。"段雅琴的声音有些哽咽,"本来想着等你大学毕业给你买房子首付用,但现在看来,还是先投资在你的专业上更重要。"

段宇轩看着那个铁盒子,心如刀绞。他想起小时候,每当家里有客人来,母亲总是会悄悄把这个盒子藏起来,生怕被人看见。他想起每次交学费时,母亲总是要数好几遍钱,确保没有弄错。他想起父亲为了多赚点钱,即使生病也不舍得请假,坚持在工地上干活。

"妈,我不能要这钱。"他的声音很轻,但很坚定。

段雅琴抬起头,眼中有泪水在打转。

"为什么不能?这钱本来就是为你准备的!"她站起身,走到儿子面前,"宇轩,你要明白,专业选择决定你的一生。环境工程听起来高大上,但实际上就业面窄,工资也不高。你现在不懂,等你毕业了就知道后悔了。"

"可是妈,这是我的人生,我的选择。"段宇轩看着母亲,眼中有着前所未有的认真,"我对环境工程感兴趣,我想为环保事业做贡献,这有什么错?"

段雅琴愣住了。她看着眼前这个已经一米八高的男孩,仿佛第一次认识他。在她的记忆中,儿子一直都是听话的,从小到大很少和她顶嘴,更别说在重大问题上坚持己见。

"你说为环保事业做贡献?"她苦笑一声,"宇轩,理想是好的,但现实是残酷的。没有好的收入,你将来怎么在上海立足?怎么买房结婚?怎么养活家庭?"

客厅里陷入了沉默。夕阳西下,橘黄色的光线透过窗帘照进来,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在这温暖的光线中,母子二人的对峙显得格外沉重。

03

晚饭时间,段志刚从工地回来。他的工作服上还沾着水泥灰,脸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。一进门,他就感到了客厅里异样的气氛。

"怎么了?都不说话?"他看看妻子,又看看儿子,敏感地察觉到了什么。

段雅琴将录取通知书递给丈夫,脸色依然阴沉。

"你看看,你儿子被录取的专业。"

段志刚接过通知书,仔细地看了看。他的眉头慢慢皱起,但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妻子那样激烈。

"环境工程啊。"他放下通知书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"这个专业我听过,现在国家很重视环保,应该是个有前景的专业。"

"有前景?"段雅琴的声音陡然提高,"老段,你糊涂了吗?什么叫有前景?能赚钱的专业才叫有前景!环境工程能有什么出息?"

段志刚看了看儿子,又看了看妻子,心中权衡着。他是个实在人,说话不多,但每次开口都很有分量。

"雅琴,孩子自己选的专业,说明他有兴趣。有兴趣才能学好,学好了才能有出息。"他的声音很平静,但透着一种坚定。

"你们父子俩是一个想法!"段雅琴气得站起身,"我告诉你们,这个专业我坚决不同意!宇轩,明天我就去找人,看看能不能托关系换专业。"

段宇轩放下筷子,看着父母。

"爸,妈要花十万块钱给我换专业。"他说道,声音里带着无奈。

段志刚愣住了。十万块钱,这个数字对于他们这个家庭来说,简直是天文数字。他知道妻子为了攒这些钱有多辛苦,知道这些钱对这个家的意义。

"十万?"他看向妻子,眼中有着震惊和不解,"雅琴,你疯了?十万块钱换个专业,值得吗?"

"什么叫值得不值得?"段雅琴的眼中闪过一丝疯狂,"孩子的前途是无价的!只要能让他有好的发展,花多少钱我都愿意!"

段志刚沉默了。他了解妻子的性格,知道她一旦下定决心就很难改变。但他也了解儿子,知道这个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,不是轻易能被说服的。

"宇轩,你自己怎么想?"他问儿子。

段宇轩深吸一口气。他知道,这个回答将决定这个家庭接下来的走向。

"爸,我想学环境工程。我查过很多资料,这个专业前景真的不错。而且我对这个领域感兴趣,我相信我能学好。"他顿了顿,"至于妈说的就业问题,我觉得只要学得好,就不怕找不到工作。"

段雅琴听完,脸色更加难看。

"你们父子俩联合起来对付我是吧?"她的声音带着哭腔,"我辛辛苦苦为这个家付出,到头来你们都不理解我!"

说完,她冲进卧室,重重地关上了门。

04

夜深了,段宇轩躺在床上睡不着。

隔壁卧室传来母亲压抑的哭声,那声音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。他翻来覆去,脑海中不断浮现今天发生的一切。

母亲的愤怒,父亲的无奈,还有那个装满钞票的铁盒子。

他起身走到窗前,望着外面的夜景。小区里已经很安静了,只有几盏路灯还在孤独地亮着。他想起初中时,老师带他们去郊外的河边考察水质。那条河原本清澈见底,但因为工业污染,河水变得浑浊不堪,河里的鱼全都死了。当时他就暗暗发誓,长大后要做点什么,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。

高考填志愿时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环境工程。他查阅了大量资料,了解到这个专业的广阔前景。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,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。但他没想到,这个选择会引起如此大的家庭风波。

轻轻的敲门声传来。

"宇轩,睡了吗?"是父亲的声音。

"没有,爸。"

段志刚推门进来,在儿子床边坐下。月光透过窗帘照在他脸上,让他显得更加苍老。

"儿子,你妈的话虽然说得难听,但她是真心为你好。"他的声音很轻,生怕吵醒隔壁的妻子,"她这些年为了你的教育,真的付出了太多。"

段宇轩点点头。他当然知道母亲的付出。从小到大,母亲从来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,但给他买学习用品从来不吝啬。为了给他请好的家教,母亲甚至去做夜班,就为了多赚那几百块钱。

"爸,我理解妈的心情,但我真的喜欢环境工程这个专业。"段宇轩看着父亲,"我不想让她花那十万块钱去托关系。那是你们的血汗钱,应该留着以后用。"

段志刚欣慰地拍拍儿子的肩膀。

"你能这么想,爸很高兴。但你妈那边,恐怕不会轻易放弃。"他叹了口气,"明天她肯定会去找关系,你要有心理准备。"

父子俩聊到很晚,段志刚才回到卧室。段宇轩听见父母在隔壁小声争论,但听不清具体内容。他知道,这场关于专业的争论还远没有结束。

第二天一早,段雅琴就出门了。她穿上了最好的衣服,化了淡妆,提着那个装着十万块钱的黑色手提包。

"我去找王主任谈谈,他儿子前年就是这样转的专业。"她临出门前对丈夫说道,眼中满是决心。

段宇轩看着母亲的背影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知道,母亲这样做都是为了他,但他也知道,有些事情一旦开始,就很难收场。

05

段雅琴来到一家茶楼的包间。包间里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,穿着笔挺的西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。这就是她要见的王主任——一个据说在教育系统有些门路的人。

"王主任,真是麻烦您了。"段雅琴小心翼翼地将手提包放在桌上,"我家孩子的情况,我在电话里都跟您说过了。"

王主任端起茶杯,慢慢地抿了一口。

"段女士,我理解您的心情。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好的前途。"他放下茶杯,"但是,上海交大的专业调整,程序很复杂,需要各方面的协调。"

段雅琴紧张地搓着手。

"我知道会很麻烦,所以特意准备了一点心意。"她打开手提包,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的钞票,"十万块钱,您看够不够?"

王主任看了看钞票,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。

"段女士,这个事情不是钱的问题。"他说道,"上海交大是顶尖学府,他们的专业调整有严格的标准。一般来说,只有特殊情况才能批准,比如身体原因不适合原专业,或者有特殊才能等等。"

段雅琴心里一沉。

"那我儿子的情况,能算特殊情况吗?"

王主任摇摇头。

"从您介绍的情况看,您儿子是正常录取,成绩也不错,没有什么特殊理由需要调专业。"他顿了顿,"而且,现在教育部门查得很严,这种事情风险很大。"

段雅琴的脸色变得苍白。她没想到,自己准备了这么久,带着全家的积蓄,却得到这样的回答。

"王主任,我求您了,帮帮忙吧。"她的声音有些颤抖,"我就这一个儿子,他的前途就是我们全家的希望。环境工程这个专业,真的没什么前途。"

王主任看着眼前这个中年女人,心中也有些不忍。但他知道,这种事情真的不是有钱就能办成的。

"段女士,我的建议是,让孩子好好学习现在的专业。环境工程也不是没有前途,关键看个人的努力。"他说道,"而且,上海交大的牌子在那里,不管什么专业,毕业后都不会太差。"

段雅琴失望地收起手提包。她知道,今天的努力白费了。

走出茶楼,她站在街头,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,心中涌起一阵巨大的挫败感。她想不明白,为什么花钱都办不成的事情,为什么连儿子的专业都不能按照她的意愿来选择。

手机铃声响起,是丈夫打来的。

"怎么样?"段志刚在电话里问道。

段雅琴沉默了良久,才说道:"没办成。"

电话那头也沉默了。

"那就算了吧。"段志刚最终说道,"孩子选的专业,让他自己去努力吧。"

但段雅琴没有回答。她挂断电话,站在街头,心中酝酿着另一个计划。

06

一周后的晚上,段雅琴再次把铁盒子拿出来,但这次她的表情更加凝重。

"宇轩,过来,妈跟你商量个事。"她坐在沙发上,语气比之前平和了许多。

段宇轩有些疑惑地走过来。这几天家里的气氛一直很紧张,母亲几乎不跟他说话,每天都闷闷不乐的。

"妈,什么事?"

段雅琴深吸一口气,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。

"既然专业改不了,那我们就改学校。"她看着儿子,眼中又燃起了希望的光芒,"我打听过了,北京、深圳有几所大学的金融专业很不错,虽然名气比不上上海交大,但专业更实用。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月,我们可以放弃交大,去读那些学校的金融专业。"

段宇轩愣住了。他没想到母亲会提出这样的建议。

"妈,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?"他的声音有些颤抖,"上海交大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学校,你让我放弃?"

"对,放弃!"段雅琴的语气变得坚决,"名牌大学有什么用?学的专业不好,将来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?不如去一个普通一点的学校,但学一个有前途的专业。"

段宇轩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。从小到大,母亲总是教育他要考好大学,要进名校。现在为了专业问题,她竟然愿意让他放弃交大。

"妈,这个决定太草率了。"他试图说服母亲,"而且现在放弃的话,还能被其他学校录取吗?"

段雅琴拿出一叠资料。

"我都打听过了,有几所学校还在补录,只要交一笔赞助费,就能进去学金融。"她翻开资料,"这是北京的一所财经学院,这是深圳的一所商学院,都有金融专业。虽然学校名气不如交大,但金融专业很实用。"

段宇轩看着那些资料,心中涌起一阵悲哀。他知道母亲为了他的前途已经走火入魔了,连最基本的判断力都失去了。

"妈,这些学校连交大的脚趾头都比不上。"他说道,"而且那些所谓的赞助费,说不定是骗人的。"

"骗人?"段雅琴冷笑一声,"我都实地去看过了,学校是真的,专业也是真的。只要花十五万,就能让你读金融专业。十五万换一个好前途,值!"

十五万!

段宇轩听到这个数字,感到头晕目眩。加上之前准备的十万,母亲准备为了他花二十五万。这是他们家多少年的积蓄?这是父母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劳动?

"妈,我求你了,别再这样了。"他的声音带着哽咽,"我真的喜欢环境工程,真的愿意去上海交大。这是我的梦想,请你支持我一次,好吗?"

段雅琴看着儿子眼中的泪水,心中也涌起一阵心疼。但她的决心没有动摇。

"宇轩,你现在还小,不懂社会的残酷。等你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,你就会明白妈今天的苦心。"她站起身,"这件事不用再讨论了,明天我就去办手续。给钱,都不去上!这个上海交大,我们不上了!"

07

段雅琴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在这个小小的客厅里炸开。

段宇轩瞪大眼睛看着母亲,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。"给钱,都不去上"——这句话像锋利的刀子,割开了他心中对母爱的所有美好想象。

"妈,你疯了吗?"他的声音嘶哑,"这是上海交大!是全国顶尖的大学!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,你却说不去就不去?"

段雅琴背对着儿子,肩膀在微微颤抖。她当然知道上海交大意味着什么,知道这个机会有多难得。但她更知道,在她的价值观里,专业比学校更重要,赚钱比理想更现实。

"是的,不去!"她转过身,眼中满含泪水,但语气依然坚决,"就算是清华北大,学的专业不好,我也不让你去!"

段志刚从卧室里走出来,他刚洗完澡,头发还滴着水。听到客厅里的争吵声,他的脸色变得严肃。

"雅琴,你在说什么胡话?"他走到妻子面前,"交大是多好的学校,你让孩子放弃?"

"老段,你不懂!"段雅琴的情绪彻底崩溃了,"你就知道干你的体力活,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前途!我告诉你,我辛辛苦苦攒的钱,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机会。现在有机会让他学金融,哪怕花再多钱我也愿意!"

段志刚沉默了。他看看妻子,又看看儿子,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。他当然希望儿子有好的前途,但他更希望这个家庭能够和睦。

"那些学校真的靠谱吗?"他问道。

段雅琴从包里拿出一叠宣传册。

"我都去实地看过了,学校环境很好,就业率也不错。而且金融专业的师资力量很强,毕业后直接推荐到银行工作。"她说得头头是道,仿佛已经看到了儿子光明的未来。

段宇轩拿过那些宣传册,仔细地看了看。越看,他的心越凉。这些所谓的财经学院、商学院,明显就是一些三流的民办学校,根本无法和上海交大相提并论。

"妈,这些学校都是野鸡大学!"他愤怒地将宣传册摔在地上,"你为了让我学金融,竟然要我去读野鸡大学?"

"什么野鸡大学?"段雅琴也愤怒了,"这些都是正规的大学,有办学许可证的!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?妈为你好,你不但不感激,还说这些难听话!"

客厅里的争吵声越来越大,连楼上楼下的邻居都能听见。段宇轩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,他没想到,为了专业问题,这个家庭会变成这样。

就在这时,门铃响了。

08

门外站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,穿着白色衬衫,戴着金丝眼镜,看起来文质彬彬。

"请问是段宇轩家吗?"他礼貌地问道。

段志刚点点头,有些疑惑。

"我是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教授。"男人掏出名片,"听说段宇轩同学对我们的专业录取有些疑虑,特地来家访一下。"

段雅琴听到"上海交通大学"这几个字,脸色瞬间变了。她没想到,学校的老师会直接上门来。

"李教授,请进,请进。"段志刚连忙让开门,"快请坐。"

李教授进屋后,环顾了一下客厅的环境。他注意到茶几上散落的学校宣传册,地板上的录取通知书,还有空气中紧张的氛围。

"段宇轩,恭喜你被我们学院录取。"李教授坐下后,温和地看着段宇轩,"我听说你和家人对专业选择有一些分歧?"

段雅琴抢在儿子前面开口。

"李教授,实在不好意思让您跑一趟。"她的语气变得客气,但眼中仍有防备,"我们确实对环境工程这个专业有些担心,主要是就业前景的问题。"

李教授点点头,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资料。

"我理解家长的担心。很多人对环境工程专业都有误解,认为就业面窄,收入不高。"他将资料递给段雅琴,"这是我们学院近三年的就业统计数据,您可以看看。"

段雅琴接过资料,仔细地看了起来。她的表情从最初的怀疑,渐渐变成了惊讶。

"这些数据是真的吗?"她指着资料上的一行字,"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八千五百元?"

"完全属实。"李教授肯定地说道,"而且这还只是起薪。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,很多毕业生在三到五年内都能达到年薪二十万以上。我们有个2019届的毕业生,现在在一家知名环保公司做项目总监,年薪已经超过三十万。"

段宇轩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。他一直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,但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。现在听到李教授的介绍,他更加坚定了信心。

"李教授,我们专业毕业后都能从事什么工作?"他急切地问道。

李教授微笑着回答:"范围很广。环保咨询公司、污水处理厂、环境监测站、政府环保部门、大型企业的环保部门,甚至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在招聘环境工程师来做绿色技术开发。"

他顿了顿,"特别是现在国家提出'碳达峰、碳中和'目标,环境工程专业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。可以说,这是一个朝阳行业。"

段雅琴听得入神,手中的宣传册不知不觉地滑落到地上。她开始意识到,也许自己对这个专业的认知是错误的。

"那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环境工程不好就业呢?"她还是有些疑虑。

李教授解释道:"这主要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。十年前,环保行业确实不景气,但近几年情况完全不同了。国家投入巨资治理环境污染,很多传统行业也在转型升级,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激增。"

客厅里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李教授平静的声音在响起。段宇轩看着母亲,发现她的表情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。

09

李教授走后,客厅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
段雅琴坐在沙发上,手里还拿着那份就业统计资料,一遍遍地看着。那些数字和案例,像一颗颗石子投进她心中的湖水,激起层层涟漪。

"妈,您现在还觉得环境工程没前途吗?"段宇轩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
段雅琴没有立即回答。她想起这些天来自己的所作所为——为了改专业四处托关系,准备花十万块钱找门路,甚至准备让儿子放弃交大去读野鸡大学。这一切,都是建立在她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偏见和无知之上。

"我是不是做错了?"她的声音很轻,像是在自言自语。

段志刚走到妻子身边,轻轻拍拍她的肩膀。

"雅琴,你没有错。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,只是方法有些偏激了。"他的声音很温柔,"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我们应该支持他。"

段雅琴抬起头,看着儿子。那个一米八的大男孩,眼中有着和年龄不符的坚定和成熟。她忽然意识到,儿子已经长大了,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和选择权。

"宇轩,妈向你道歉。"她站起身,声音有些哽咽,"这些天妈的表现确实过分了。妈只是太担心你的前途,怕你将来后悔。"

段宇轩走到母亲面前,轻轻抱住了她。

"妈,我理解您的担心。但请您相信我的选择,也相信我的能力。我会好好学习环境工程,将来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。"

段雅琴在儿子怀里哭了起来。这些天积压的情绪,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。她哭得很伤心,但也很释然。

"妈相信你。"她哽咽着说道,"妈以后不会再干涉你的选择了。"

段志刚看着拥抱在一起的母子,心中涌起温暖的感动。这个家庭经历了一场风暴,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和解。

晚上,段雅琴重新整理了那个铁盒子。她把准备用来改专业的十万块钱重新放好,然后将盒子小心地收起来。

"这些钱留着给你做生活费。"她对儿子说道,"上海消费高,你要照顾好自己。"

段宇轩点点头,心中满怀感激。

一个月后,段宇轩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。段雅琴和段志刚到车站送行,母亲的眼中满含不舍,但更多的是骄傲和期待。

"记住,好好学习,将来为国家的环保事业做贡献。"她对儿子说道。

段宇轩笑着点头。他知道,这句话代表着母亲的彻底转变,也代表着这个家庭的新开始。

火车缓缓启动,段宇轩透过车窗看着越来越远的父母身影。他想起这个夏天发生的一切,想起母亲那句"给钱,都不去上"的话,想起最终的和解与理解。

他在心中默默发誓:一定要学好环境工程,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,不辜负父母的期望,也不辜负自己的梦想。

火车驶向远方,驶向那个充满希望的未来。而在这个小小的城市里,一对父母正在学着如何放手,如何相信,如何在爱与控制之间找到平衡。

这个夏天的故事结束了,但人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

结语:

当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激起家庭风波,当爱与控制的界限在代际间模糊,这个夏天终以理解与成长落幕。青春的坚持终将破茧成蝶,而父母的爱也将在放手与信任中淬炼出新的光芒。愿每个追梦者都能在包容中展翅,愿每份深沉的爱都能化作托举的力量,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温暖篇章。

(《考生被985大学录取,看到专业家长怒了:给钱,都不去上》文中姓名部分为化名,图/源自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