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60分钟会谈后放弃停火立场,乌克兰安全保障全靠欧洲买单
发布日期:2025-08-25 04:00 点击次数:77
着装改变,态度也变了!昔日身着军装、怒斥美国的泽连斯基,这次踏入白宫时选择了黑色夹克,而非标志性的军绿色战斗服。这个微妙的服装变化,折射出乌克兰当下的困境与无奈。
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60分钟一对一会谈,虽然氛围友好,但实质内容却让基辅和欧洲寒心—特朗普竟公开表态接受"边打边谈"的方案,完全倒向普京立场,彻底拒绝欧洲和乌克兰坚持的"先停火再谈判"底线。
特朗普对俄乌态度的急转弯
"你穿这身看起来棒极了"—特朗普见到泽连斯基的第一句话,为这次会晤定下了表面友好的基调。与今年2月那次争吵不同,泽连斯基这次明显收敛了锋芒,特意避免激怒特朗普。
但友好表象下掩盖的是特朗普立场的根本性转变。面对德国总理默茨希望"尽快实现俄乌停火"的呼吁,特朗普当着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的面表态:"现在不需要停火,各方可以达成协议,俄乌在打仗的同时也能进行和平谈判。"
这一表态完全采纳了普京的立场。根据"战时谈判优势理论",占据军事优势的一方通常反对停火,因为持续战斗能维持并扩大自身优势。
目前俄军控制了全部卢甘斯克州和约70%的顿涅茨克州,如果允许"边打边谈",俄军可继续推进,争取将整个顿巴斯纳入控制,大大增强谈判筹码。
数据显示,自今年1月以来,俄军已推进约12-15公里,占领了包括阿夫迪夫卡在内的几个关键城镇。而乌军损失率持续攀升,据乌克兰国防部估计,前线每周平均减员约2000人,补充兵力日益困难。在这种态势下,特朗普拒绝停火的立场等于默许俄军继续施压乌克兰。
安全保障分歧:北约梦碎,欧洲独木难支
除了停火问题,安全保障成为会谈另一焦点。泽连斯基的最大顾虑是:如果接受停火,没有足够强硬的安全保障,俄罗斯很可能在休养生息后卷土重来。乌克兰的理想选择是加入北约,以联盟第五条款为自身安全提供保障。
然而,特朗普在会晤中给出的回应可谓当头一棒:"美国愿意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,但主要该由欧洲负责。"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显:美国不会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,也不会给予强有力的安全承诺。
"区域安全负担分配论"在这里得到了直观体现。特朗普认为乌克兰是欧洲的问题,欧洲应该承担主要责任。但现实是欧洲军事实力严重不足,没有美国支持,欧洲无法对抗俄罗斯。
据统计,北约70%的军事预算来自美国,欧洲国家中只有英国和波兰军费支出达到GDP的2%以上。即使欧洲愿意,他们也缺乏足够实力为乌克兰提供有效安全保障。
这种局面对乌克兰而言是噩梦:既没有北约成员资格,又得不到美国有力支持,只能依靠实力有限的欧洲。泽连斯基面临艰难抉择:是接受不利条件换取短期和平,还是继续坚持原则冒险战争延长?
战场现实与经济压力下的选择题
目前,战场形势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。俄军占据总体优势,但攻克乌军控制的顿州剩余30%地区并非易事。这些地区大多是乌军经年构筑的坚固防线,有些城市的防御工事深达数十米。俄军若要一一攻克,付出的代价将极为惨重。
与此同时,双方的经济压力也日趋明显。根据"战争持久力模型",现代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经济承受能力而非单纯军事力量。俄罗斯经济在西方制裁下已现疲态,通胀率达8.4%,卢布贬值近30%,国防开支占GDP比例已升至5.9%,远超可持续水平。
乌克兰情况更为严峻。战争导致其GDP萎缩约35%,人口外流超800万,关键基础设施损毁严重。若无西方持续援助,乌克兰将难以维持战争。但特朗普的态度表明,美国援助可能大幅减少,这对乌克兰是致命打击。
何去何从:和平曙光还是长期对峙?
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新态度,让和平前景蒙上阴影。拒绝停火、推卸安全责任,基本上是在迫使乌克兰低头接受俄罗斯条件。但乌克兰和欧洲难以接受割让顿巴斯和放弃北约梦想的条件,这使得和平解决变得极其困难。
最可能的情景是冲突继续,直到一方无法承受为止。对普京而言,时间似乎在他这边—只要坚持作战,继续消耗乌克兰实力和西方支持意愿,最终可能迫使基辅在不得已情况下接受不利条件。
而对泽连斯基而言,他必须在原则与现实之间做出艰难抉择。坚持原则可能导致战争延长,伤亡增加;妥协则可能面临国内政治压力和历史责任。
特朗普60分钟会谈后的立场转变,或许是冲突解决道路上的关键转折点,但这转折是否会带来和平,还是更长期的对抗,仍是未知数。
你认为乌克兰会接受特朗普倾向普京的方案吗?欧洲国家能否在美国淡出的情况下为乌克兰提供有效安全保障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!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