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驾游|我们在余山岛的72小时
发布日期:2025-09-17 13:38 点击次数:189
2‖自驾路线
3‖我们上余山岛咯!
4‖站在孤岛望太湖
5‖一座不起眼的小岛
6‖余山8号!你认为呢?
7‖我来推一下这里的美食
8‖银杏树与榉树
9‖岛上的民居
10‖看日出日落引出的感想
11‖余山岛的过去
12‖论打掼蛋的重要性
13‖后记
1‖前言
上海
魔都真魔幻!持续的高温天数,已打破了百年历史记录,连知了都在一个劲地叫“热死脱、热死脱!”朋友圈里冒出了逃离魔都,去一个清凉世界避暑的呼声。想走就走呗!于是,我们二话没说,带人的带人,带狗的带狗,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,奔向了太湖上的一座小众岛屿——苏州余山岛。
2‖自驾路线
苏州
Day1(2025.8.26):上海→余山岛
Day2(2025.8.27):余山岛→余山岛
Day3(2025.8.28):余山岛→上海
3‖我们上余山岛咯!
余山岛
上海距余山岛约127公里,自驾约1小时54分钟,近得很!因为余山岛四面环水,没有桥梁,所以去余山岛,得从莫厘村白马庙码头(东山镇莫厘峰环山路白马庙东北70米)乘坐快艇才能上岛。余山岛上的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码头和快艇的,提前与岛上民宿联系好,他们会快艇接送,码头上有个小型停车场可以停车。
莫厘村白马庙码头有点不太好找,当跟着导航往东山方向开,经过“苏州小镰仓”看到东山宾馆后,这时候要注意了,再往前开一点点,有一条小路,小路一边有根灯柱,右拐进去就直达码头了;导航快要到达码头的时候,千万要放慢车速,否则很容易开过头,我们的两位老司机也不例外,统统地顺车掉头。如果在进入莫厘村白马庙码头的小路路口,竖一块引路标牌,那就一目了然,不会开过头了。
从莫厘村白马庙码头到余山岛码头的直线距离约为1.2公里,快艇差不多5分钟时间就到了,一位驴友告诉我,他的父亲曾经从这个码头游到那个码头过,牛!
我们乘坐的是小型运动快艇,这种快艇貌似只能载4-8人,但我们坐了10人3狗,事后才知道其实我们超载了,而且连救生衣都没有穿,想想如果有个万一,真有点后怕。我们一拨人中有两位重量级人物,当他们坐在快艇后面的时候,只见快艇的头翘得老高老高的,有点吓人,后来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坐在了快艇前面,像压舱石一样,才把高高翘起的快艇头压了下去。还好,快艇进出岛一路平安,但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的,希望民宿老板接送客人的时候,能备好救生衣,客人也要自律,千万穿好救生衣登艇哈,不怕一万,只怕万一。
我们上余山岛咯!在72小时的孤岛旅居中,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......
4‖站在孤岛望太湖
太湖
中国有十大淡水湖,分别为:鄱阳湖(江西)、洞庭湖 (湖南)、太湖(江苏与浙江交界)、洪泽湖(江苏)、巢湖 (安徽)、高邮湖(江苏)、微山湖(山东)、呼伦湖 (内蒙古)、兴凯湖 (黑龙江与俄罗斯边界)和博斯腾湖 (新疆),其中!太湖以水域面积2,427.8平方公里,位列第三。
太湖东面为江苏苏州的地盘,西面为江苏无锡宜兴的地盘,南面为浙江湖州的地盘,北面为江苏无锡的地盘,如果按所在城市占有太湖水域面积来说,苏州位列老大、无锡老二、湖州老小。
自古以来,太湖素有“七十二峰、四十八岛”的说法,较为知名的山峰有:缥缈峰、莫厘峰、马迹山,还有冲山、漫山、厥山、泽山、鼋山、横山、阴山、禹期山、大雷山、小雷山、夫椒山、长沙山等;较为知名的岛屿有:西山岛、东山岛、太湖仙岛,还有三山岛、漫山岛、贡山岛、横山岛、阴山岛、桃花岛、马山岛、长沙岛、叶山岛、余山岛、平台山岛、乌龟山岛等。在这些岛屿中,有的为岛民世袭生活的小岛,有的为无人居住的荒岛,有的岛屿随着沧海桑田、岁月更迭,已经跟陆地相连,像东山岛如今就变成了半岛;还有的岛屿在太湖上架起来了桥梁,连接陆地、变为通途,可以说已经不再是孤岛,像西山岛就是这样。太湖中现存的岛屿,据有关资料显示:目前有 40座,18座为有人居住岛,其余的均为无人居住岛。
太湖中大大小小的岛屿,大多分布在苏州市的吴中区境内,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孤岛,就坐落在吴中区东山镇的太湖中,这座孤岛就是余山岛。在余山岛上,沿着岛上曲曲的岸线轻松漫步,遥看太湖,不仅可以看到“太湖秋水连天白,青山叠翠掩柴扉”的画意,“太湖三万六千顷,茫茫烟水无边际”的景象,还可以读到“姑苏台榭倚苍霭,太湖山水含清光”的诗情,“烟渚云帆处处通,飘然舟似入虚空”的意境。
站在余山岛上眺望茫茫的太湖,悄然的湖面与寂静的小岛,辉映出一种远离喧嚣的安逸恬雅与天然原始,不由得让人产生了一种遗世独立之感。
余山岛,是太湖中一座不起眼的小岛,仅有0.3平方公里,为苏州东山镇最后的秘境,之所以被称作“最后的秘境”,是因为:一是这座小岛相对封闭,为东山镇开放的岛屿中,唯一需要乘船才能上岛的原始岛屿;二是岛上植被茂密、生态极佳,没有公路、不通汽车;三是这座小岛本世纪初才通上电,是苏州最后一个通电的地方,难以想象没有电的日子里,岛民是怎么过来的;四是整个岛上只有几十户人家,除外来的民宿经营者、果园茶园种植人员等外,原住民的目前状况基本是老人留守。
整个余山岛,主要有东湾村、西湾村两个村落组成,岛上的道路不是羊肠小径,就是崎岖小道,通往两个村落的主要道路还算平坦,好走一点,其余的路面基本上都是高高低低、坑坑洼洼,不太好走的路,走在这样的路上,好似做了一趟免费的脚底按摩,哈哈~可能是小岛与外界隔绝的缘故,岛上的一切都显得格外的简单朴素、自然天成,如果把它说成是世外桃源,我觉得有点夸大了,但是原生态的韵味确确实实能体验到。岛上还有一座“复兴寺”,岛虽小,但香火照样延续着,正好应了这么一句话“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信仰”。
岛上除了民宿外,没有商业的,所以!玩点比较少,会显得有点枯燥、有点无聊,但对于想要放空、发呆、寻找内心宁静的人来说,这里绝对是一个避世之所。你可以坐在岸边静心垂钓,或是到村子里头找老人唠嗑;你可以在林子里深深呼吸新鲜空气,或是在民宿打牌唱K放轻松;你可以在清晨静观日出太湖,或是在晚间欣赏如彩晚霞......尽管岛上树木葱郁,遮阴状况可以的,但高温天气,走在外面,还是要湿身的!早上6点30分前、晚上5点30分后,这两个时间段还是可以到外面慢悠悠的走走逛逛的。岛上的飞虫特多、蚊子特大,但感觉大蚊子似乎不咬人、不吸血,那个飞虫简直太肆无忌惮了,在房间里到处乱飞乱撞,第二天一觉醒来,浴缸里、桌台上、床单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尸虫,我觉得会吓亖那些密集恐惧症的人的!(不怕不怕,其实一点都不可怕!)想体验与世隔绝原始感觉的人,我觉得余山岛可以值得一来,但“小公主”、“小王子”们就别来了,想要来,先做好心理准备哦!
据岛民介绍。余山岛有3个时节还是比较有玩点的,一个是5月份枇杷黄了的时候,一个是6月份杨梅红了的时候,还有一个是9月份橘子、柿子熟了的时候,可以去岛上采摘品鲜,还有采茶时节,也是一个不错的节点。
6‖余山8号!你认为呢?
余山8号民宿
满怀期许,抱着寻觅一份桃花源的心情,我们踏上了一个独居一隅的小岛,入住在“余山8号”民宿。短短的旅居期间,对这家民宿从最初的陌生感,渐进到最后的亲切感,生活中美好的种子,不经意间已悄悄悄地播在了自己记忆的深处。
1、住宿方面。这家民宿坐落在苏州余山岛上的西湾村,与东湾村相距约500米,是岛上规模相对较大的一家民宿。民宿共有17间房,有湖景单间、湖景双间、多室套房、复式Loft房等房型;民宿在功能配置上跟上了酒店的脚步,各种设施、基本俱全,主要有露天泳池、会议厅、棋牌房、KTV、餐厅等,住宿含2个人的早餐;除了正餐点菜吃饭要埋单的,其余的都是免费的,民宿还有快艇、皮划艇、摩托艇等水上活动项目,这个项目是收费的,价格可以和老板洽谈。
2、环境方面。这家民宿是观赏太阳落山的好地方,无论在房间的大露台,还是在蜿蜒的湖岸线,都能看到天际的瑰丽晚霞,尤其是伸向太湖的一条栈道,站在这个位置,视线毫无遮挡;据介绍,民宿前面的这片太湖水域,风向、风速、气象、水文非常适合帆船训练,现在成了多支水上运动队的业余训练基地,如果来的巧,可以瞅到帆船点点与蓝天白云相辉映的景象;有兴趣的话,还可以坐上快艇或摩托艇环岛兜上一圈或在湖面上尽情冲浪。民宿的每一间客房都是景观房,面向太湖、景致旖旎,可以枕着潮声轻松入眠,听着蛙鸣悄然入梦。
3、吃喝方面。这家民宿的餐饮,食材选料比较新鲜,主要以家常菜为主,厨师烹饪的味道,还挺适合我们的口味,太湖三白、鸡鸭鱼肉、时令菜肴都吃到了,每顿的菜品和烹饪方法均有变化,基本不重复;免费的早餐品种有干有稀、搭配均衡,老板开着快艇去镇上买了大饼油条回来喊道:“可以吃早饭了,要不凉掉啦。”听到这样的呼唤,一种久别后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,这大饼油条的价值在心里头顿时蹭蹭蹭蹭的给涨了上去。哈哈~
老板挺客气的,扑克牌、矿泉水等都给我们免单了,还跟我们说,如果我们自带食材上岛烹饪或烧烤,不收任何加工费,还会免费提供各种烧烤工具。够意思吧!
总体来说,这家民宿不错!不过,我要提三个改进建议:一是室外有的木质桌椅已经朽掉了,有安全隐患,要么换新、要么移除;二是客房面向太湖这边的窗户,看出去的视觉景观不错,但背面窗户看出去的视觉效果不佳,显得有点杂乱无章,设计一下,背面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额;三是有的旮旯角落卫生状况不是太好,有损民宿形象。其实,小细节也很重要,至少我是这么认为。余山8号!你认为呢?
旅行中,看到的美丽风景要安利,品到的美味佳肴要种草,我觉得这不是为了炫耀,也不是为了嘚瑟,而是一种分享,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:分享是一种美德,更是一种快乐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
到了苏州余山岛,吃点啥呢?当然是吃点能代表当地特色的菜肴咯,眼下这个时节,以下这几道菜很有代表性,一定要吃,而且非吃不可,我来推一下哈。
1、湖鲜类。①河虾与罗氏沼虾。一般做法:盐水白灼,最大程度地锁住原有鲜味,如果是死虾,绝对不敢白灼的,还有一种呛虾的做法,也深受欢迎;②小毛鱼与白水鱼。一般做法:油炸和清蒸,白水鱼是太湖特产,到了太湖流域这种鱼都没吃过,那是说不过去的;③螺蛳与田螺。一般做法:辣炒和红烧,螺类只能算是小荤菜,是南方人喝小老酒特喜欢的大众菜,田螺塞肉浓油赤酱与糖重色艳,比较重口味,在以清淡风格为主的江浙菜中,独具一格;④杂鱼与螃蟹。一般做法:红烧,这个时节的螃蟹不大,但“六月黄”已经肥肥的了,杂鱼中螃蟹必不可少,这道鲜搭鲜的大杂烩菜,点击率很高;⑤稻田蛙与鳝鱼,一般做法:红烧,蛙腿细嫩、微有弹性,鳝段肉质不松弛、有嚼劲,是区别野生和养殖的重要标志,都是高蛋白食物,营养不要太丰富哦!
2、汤类。莼菜汤与老母鸡汤是两道风格截然不同的汤,莼菜是苏州的著名特产,夏天吃非常适宜,入口细柔滑润、清凉舒爽,吃这道菜仿佛吃出了一个清凉的夏天,散养吃谷饲的老母鸡用来煨汤,特鲜美、特浓郁,炎炎夏日出了不少汗,喝个老母鸡汤,大补特补!岂有不吃的理由。
3、时蔬类。①鸡头米与藕。苏州是国内鸡头米的主要产区之一,而吴中区为核心产区,鸡头米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将鸡头米与藕放在一起清炒,白绿相见、口感清爽,表现形式带着一种明显的地方特色;②嫩笋与香肠。南方有山便有竹,有竹便有笋,将嫩笋与自制香肠一起煸炒,荤素搭配、又嫩又香,有着一种强烈的农家风味。
4、点心类。猪油菜饭与糯米糕,这两种南方常见的点心,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,猪油菜饭如果用柴火灶头烧出来的,口感会更胜一筹,糯米糕微甜细糯不粘牙,竟然吃出了崇明糕的味道。
树木是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生物类型之一,是我们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许多生态系统都以树木为基石物种;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,它们不仅为我们人类提供了氧气与木材,还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奇妙,如:世界上最高的树|澳洲杏仁桉树、世界上最矮的树|矮柳、世界上最粗的树|百骑大栗树、世界上最咸的树|盐树、世界上最甜的树|槭树、世界上最硬的树|铁桦树、世界上最亮的树|魔树、世界上最毒的树|见血封喉、世界上最耐火的树|红松、世界上最珍贵的树|银杏树......这些千奇百怪的树木,无尽地展示着树木的魅力。
在苏州余山岛上,我们就遇见了两棵饱经沧桑的古树:一棵银杏树与一棵榉树。
1、银杏树。这棵银杏树坐落在东湾村,树旁是一家名叫“银杏墅”的民宿,一树一家、相依相偎,画面很和谐,这棵树树龄已有818年,树杆粗壮高耸,树叶黄绿相间,有着一种威风凛凛兼具潇洒倜傥的视觉观感;银杏树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,但这里只有一棵,四处找了一遍,没找着另一棵。
银杏树是古老的孑遗物种,在世界各个角落繁衍生息,并成为地球上的优势物种,在中国文化中,赋予了银杏树“长寿与永恒、坚韧与沉着、爱情与忠贞、兴旺与和谐、智慧与财富”的寓意。因为:银杏树寿命可达千年,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祝愿;银杏树坚韧不拔,适应力极强,春季复萌的特性象征应对人生起伏的沉着;银杏树的叶子呈心形或扇形,一柄二叶结构被解读为忠贞不渝、两心相连的爱情;银杏树雌雄异株,果实繁多,树群形成“公孙树”体系,体现家族代代相传、人丁兴旺的凝聚力;银杏树群常出现在寺庙道观,为智慧与历史传承的符号,金色落叶被视作“黄金满地”的吉兆,寓意财富积累。
2、榉树。这棵榉树,坐落在西湾村,紧挨着一家名叫“大树门头”的民宿后门,细细一瞧,这棵树的躯干已是空心,但整棵树依然枝繁叶茂、遮天蔽日,煞是神奇!这棵树的树龄已有1018年,被称为“千年古榉王”,望着这棵千年古树,我想它一定见证了千年余山岛的世事沧桑,是一棵背后有故事的古树。
榉树是一种形色兼美的景观树种,树皮和树叶均可供药用,开料后还可以加工成高档家具,曾是国内实木家具中常用的材料,明清时期,江南地区民间曾流传着“无榉不成俱”的说法。在中国文化中,赋予了榉树“吉祥与成功、镇宅与旺运、长寿与福泽、坚韧与智慧”的寓意。因为:“榉”与“举”谐音,古代科举考试中,常用种植榉树,来寄托金榜题名、仕途顺利的愿望,民间传说中的“硬石种榉”就象征了“应试中举”,榉树也由此成为一种吉祥树;在江南庭院中,榉树常与朴树搭配,形成了“前榉后朴”的传统布局,寓意着家族兴盛,榉树叶片锯齿状可阻挡煞气,起着镇宅辟邪保平安的作用,树冠宽阔又象征着四方来财,叶片形似金钱涵义招财进宝;榉树树干粗壮、根系深邃,象征着长寿福泽与顽强坚韧,由于寿命长,被视为“风水树”和“保护树”;榉树高大挺拔,生长过程被视为升官发财、实现抱负的必经之路,想要上青天,须要智慧和一步一步地踏实去做。
余山岛的古银杏树与古榉树,告诉我们:这种自然植物,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蕴含着中华文化中深厚的智慧,中国有句古谚语: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,当沐浴在郁郁葱葱的古树树冠之下,感慨之余,幸福感油然而生,珍惜且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吧。
苏州余山岛上的民居,大都集中在东湾村与西湾村,据岛民说,大概有50多栋,这些民居,有的已变身民宿、时尚文艺,有的已人走屋空、杂草丛生,有的已老态龙钟、岌岌可危,有的已残垣断壁、破败不堪,明显地呈现有人居住和无人居住的两极化。
尽管这座小岛被称为“老人岛”,但并非老气横秋,村子口狗狗猫猫冲着陌生人汪汪喵喵、池塘边鸡鸭鹅扑腾着喔喔嘎嘎、茶园里绿油油的田园风光、果林中垂挂枝头的累累果实......掩饰不住的烟火气和生活气息,让这座小岛有了生机和活力。
这些民居大多面水式布局,妥妥的太湖景观房,民居中被改建成民宿的,普遍采用与北方四合院相似的平面格局,墙面以白色粉墙为主,搭配黑色瓦片,装饰以木雕、砖雕为主,色彩搭配淡雅清丽,契合江南地区的文化风格,空间形制大致有“凹”型庭院式、“H”或“日”型天井式这两大类;多数民居为两层楼,底层采用砖石结构,上层为木结构,院落面积有大有小,大多布置紧凑,有的人家还设计了含有西洋建筑成分和流行潮流元素的现代风格,中式+西式+简约+时尚=混搭风,倒也显得格外有个性、有特色、有韵味。相对来说,没有开民宿的房子就显得老旧和朴素了。
在岛上闲逛的时候,我发现了有很多倒塌的房子,估计主人已经放弃了,有的主人还在门上贴了招租启事,估计房租不会很贵吧!想着若退隐江湖、不问世事,远离纷扰、与世隔绝,在这座弹丸之地,租一间屋子,过着清净的生活,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岛上除了民宿外,在东湾村还有一家青年旅社、一处露营基地,在露营基地不远处有一座码头,被围栏圈了起来,门上还上了一把锁,进不去!西湾村沿岸的码头都是开放式的,但东湾村这个码头却封闭了,不知缘由?这里面是不是有故事不得而知。其实,我是很想知道的,但最后还是没有寻到答案。
离岛后,我突然发觉:上了余山岛后,快意江湖的人生没有学到,但“世外桃源”般的地方却被我找到了。
当东方天际的光线逐渐由暗转亮,由亮渐变成绚烂的朝霞,太阳缓缓地从太湖里跃出水面的时候,常常会让人为之精神一振;当西边天际的光线逐渐由强转弱,由弱渐变成斑斓的晚霞,太阳徐徐地从太湖上落到水下的时候,往往会让人为之落寞惆怅;日出日落、周而复始,朝霞晚霞、绚丽多姿,却总是让人欢喜让人忧。
或许是性情中人的缘故,每每看日出、赏日落的时刻,总会生出些莫名其妙的遐想与感慨,这次在苏州余山岛也是如此,因为我和我的狗子在一起。
黄昏时分,我和狗子来到码头的栈桥上,静静地等待黑夜的降临。眼见西边的天空,一会儿还万道霞光,云舒云卷来着,一会儿那璀璨夺目的光亮就被一点点吞没,空中的昳丽瞬间归于平淡,慢慢地只剩下几缕残霞,如同未尽的话语,又似留恋的告别,悬在天边,欲言又止,然后消失在无尽的黑夜里,无影无踪。看到这样的画面,突然想到身边的狗子,就像这日落一样,终有一天要离开我,不免有点伤感,眼睛也不由得模糊了起来。
忽然之间,想到了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的话:冉冉升起的红太阳,能促进血清素分泌,对人体会产生积极情绪,并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,还能调节和改善生物钟;而落日余晖,则会让人多愁伤感,提供的价值情绪主要在心理治愈、压力缓解、时间感知和生命思考。于是,我对我的狗子说:以后,咱还是多看看日出朝霞,多点正能量,少看或不看落日晚霞,拒绝负面影响。狗子好像听懂了我的话,舔了舔我的手。我的乖乖~咱以后就多憧憬憧憬新的一天的开始吧。
在余山岛看太湖日出要在东湾村,赏太湖日落要在西湾村,太湖沿线岸畔无遮挡的点位均可以拍出大片的效果。最后我要说的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:岛上的日出日落都很唯美!
苏州余山岛实在是太小了,就连历史文献都懒得记载,有关小岛的往昔,公开资料极少极少,但我们还是从《西山镇志》、《东山镇志》、古籍资料、民间故事以及历史传说中,找到了这座小岛的过去。
1、岛名由来。余山岛在古籍中被称为“余侯山”或“徐侯山”,《震泽编》中有“史记名徐侯山”的确切记载,但“余侯”或“徐侯”的出处并无历史说明,经推测,“余侯”或“徐侯”具体指的是古代的一位封君或当地显赫人物;吴语中“余”“徐”读音近似,或是现用名“余山岛”得名的由来。
2、小岛成因。余山岛还有一个“移山岛”的别称,与两个人有关:一是与秦始皇有关。秦始皇曾派人在太湖中移山填海,传说中余山岛就是部分山石堆积而成的;二是与仙人有关。余山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,因经常遭遇洪水泛滥,百姓苦不堪言,于是祈求仙人保佑,仙人得知后施展仙术,将部分陆地移至太湖中,于是形成了余山岛。岛上西湾村的一棵千年榉树,据说就是见证者,当年仙人曾在树下对弈,虽然痕迹现在已无迹可寻,但这棵郁郁葱葱的古榉树承载的故事,依然还在流传。
3、治水关联。大禹治理太湖水患时,曾驻扎在西山岛,并在岛上的禹期山召集各方首领商议治水方案,所以西山岛有关大禹的传说较多,古迹遗址也有迹可循,余山岛就紧挨着西山岛,大禹治水肯定也搭界的;由于西山岛是太湖中的老大哥,而余山岛只是小老弟,部分传说就与西山岛的主体区域交织在了一起,大禹治水关联到余山岛,不论是直接关联,还是间接关联,我觉得并非是余山岛傍大哥,只不过余山岛也有份的历史叙事,被融进了西山岛。这一点,我要为余山岛打抱不平。
4、千年古道。宋代,有一位高僧云游到余山岛,见岛上荆棘丛生、无路可走,岛民的生活出行和敬香朝拜都非常不便,于是组织岛民铺设了一条碎石子路,并在这条古道边上,兴建了一座寺庙,这座寺庙现名为“复兴寺”,东湾村的一位老人告诉我:这座寺庙以前不叫“复兴寺”,好像叫“福兴寺”。不管“复兴”也好,“福兴”也罢,有“兴”就好!当年高僧铺设的碎石子路现在还在,走在这条千年古道上,知道这个故事的,会越走越有味道,不知道这个故事的,会越走越磨脚。
5、席姓家族。余山岛上的常住人口很少,姓氏总量自然也不会多,据说席姓是余山岛上最主要的姓氏,席家也就被认定为岛上最古老的家族,从席家老宅的门头,可依稀看到仅存的一些历史的痕迹,不过!由于天气太炎热,没有好好的和当地人深度聊聊和仔细瞧瞧,发现更多有趣的从前。
其实,这些故事和传说,听听就可以了,权当上过余山岛后茶余饭后的谈资就罢了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有关考证真伪的事情,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。
曾几何时,“打掼蛋”席卷大江南北,成了人们最为喜欢玩的一种纸牌游戏,这种风靡一时的纸牌游戏,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。
在众多纸牌游戏的项目中,我会玩一些,但不精,由于兴趣度不高,打牌时往往心不在焉,常输将军也就必然而然了。记得,有一次枸杞岛旅行坐船归来,在两位所谓的好友诱惑哄骗下,学会了“干瞪眼”这种纸牌游戏,然后在船上的甲板上,杀得天昏地暗,不知好歹的我,刚开始还赢了几把,没想到沾沾自喜过后,把把都输,这才幡然醒悟,掉坑里头了!如果把玩纸牌游戏上升到赌博层次的话,真的输得连底裤都要不剩了,只能干瞪眼了。
这次在苏州余山岛,我学会了“打掼蛋”,从不会到会、到还赢过一局,终于成长进步了!我们身边的一位掼蛋王说得好:“要让一部分人先打起来,以先会打的带动不会打的,以打的好的带动打的差的,逐步实现都会打、都打得好!”由此,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打掼蛋的重要性:一是融入圈子。会打掼蛋了,就可以融入到掼蛋圈子,跻身到掼蛋行列,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掼蛋手;二是打开通道。当圈子里四缺一的时候,学会了就可以立马顶上,需要人时及时出手,无形之中曝光率、活跃度提高了,上升通道被快捷地打开;三是地位升高。学会打掼蛋后,又有了新技能,在圈子里的话语权增加了,说话的底气有分量了,理所当然地位也升高了;四是增进技术。虽然学会了但不能止步,还要不断增进打牌技术,只有当技术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,才能受到追捧和欢迎。就因为学会了“打掼蛋”这项新技能,我要说:这次余山岛之行,没有白来有收获。
不过,有一件事至今我还没弄明白,离岛之前,再来一局时,竟然发现少了一张红桃“8”?打牌打牌打到最后少牌,这是几个意思?这张红桃“8”去哪儿了?难道去私奔了不成!
在苏州余山岛的72小时,稍纵即逝,挥挥手,跟余山岛说声再见!又要回到喧嚣的魔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