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
足球资讯

热线电话:

九兆债务临界点,特朗普急了,降息只是幌子,真正目标是化解债务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04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76

2025年,对美国政府来说,得面对个不得不过的“债务考验”啦。

9.2万亿美元的债务快到期了,其中6.5万亿美元得在6月集中偿还。

这笔资金比德国和日本的GDP总和还要多,弄得美国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了。

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特朗普一再呼吁美联储降息,有人觉得是为了刺激经济,可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
降息不过是个看着挺激动的表面动作,实际他真正想要的,是通过这些操作来缓解那堆积如山的债务危机。

要知道,目前美国的债务利息已经高得令人咋舌,光2025年5月一个月就要烧掉920亿美元的利息钱。

照这么算下来,全年光付利息得花掉1.2万亿美元,要是不想办法缓一缓,闹得麻烦只会越来越多。

逼得美联储只好不得已下调利率啦。

为了让美联储点头降息,特朗普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呀。

一开始美联储根本不买账,理由很明确:

通货膨胀还没压下来,要是草率地降利率,反弹回来由美联储来承担责任。

那会儿,美联储态度挺硬,强调经济还在稳定范围内,通胀也还挺高,坚决不松弛货币政策。

见不好使,特朗普就换个招数,他先是把目标对准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。

有时候拿鲍威尔办公室的豪华装潢开玩笑,说太奢华;转头又批评他对市场的反应太慢,甚至还直言鲍威尔早该下课啦。

这些话题没闹出多大动静,他就换了招,更干脆点——重组美联储。

他先对拜登推荐的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施加压力,搞得对方主动辞职了。

紧接着,又说丽莎・库克涉嫌骗贷,想把她罢免掉。

腾出地方之后,特朗普马上把自己的人安排进去。

如此一来,美联储内部支持降息的“鸽派”派系就全面占了优势,就差一个“合适”的降息借口。

直到美国非农数据跑偏预期的时候。

特朗普趁机果断出手,直接替换了拜登任命的劳工统计局局长,让自己的人顶上,担任代理局长。

到头来,要什么样的经济数字,几乎就能“制造”出相应的结果。

就算把以前的就业数字往下修一修,也能顺带给拜登政府找点麻烦。

不过呀,即使美联储降息这事儿理所当然地实施到位。

但是特朗普心里明白,降息只能降低利息支出,至于本金一分钱也不会少。

要想真正搞定债务,还得用点别的办法。

化解债务这事,还剩两招绝招呢。

除了要促使美联储降息,特朗普手里还能拿出两张化解债务的杀手锏——对等关税和人工智能。

说到关税,也可别只当成单纯的加税那么简单,它背后可有不少门道呢。

美国一方面对大部分国家提高关税,另一方面又逼迫这些国家让美国商品免税。

这样一来,美国的商品相较于其他国家的,就多出了20%的价格优势。

不少国家,比如印度,甚至都搞不出尿素来。

一些技术含量稍微高点的东西,基本都是靠进口的,只能跟着美国的节奏走。

当这些国家打算进行产业升级时,美国却利用低价商品来倾销,让它们一直卡在低端产业的那块位置上。

美国则不断从这些国家“榨取资源”。

更离谱的是,美国还用关税压力逼得别国让步。

对日本、韩国、欧盟,不光是提高关税,还硬逼它们的公司去美国设厂,特别是在半导体这个行业里。

台积电本来只是帮美国做代工芯片,但没想到美国先用补贴吸引,再切断光刻机供应,给它施加了压力。

等台积电真的到美国建厂,又逼着它和英特尔合作,还要台积电再投1000亿美元进去。

后来还让台积电买下英特尔49%的股份,转让技术,意图建立一个全部由美国掌控的半导体产业链。

除了这些,美国还施压日韩增加军费开支,而多出来的钱,得用来购买美国国债。

打着“换美军保护”的幌子,其实是在变相让这些国家帮美国分担债务负担。

还有一张底牌,就是人工智能,美国在这个领域可是领跑全世界,AI能大大提升生产效率。

以前新药开发中筛选靶点得耗上三到五年的时间,现在用上AI,差不多半年就能搞定啦。

汽车配件检测用AI视觉系统,准确率能高达99.9%。

麦肯锡报告指出,到2040年前,人工智能可以让美国的生产效率每年提升大概0.5%到0.6%。

桥水基金也预估,到了2027年,人工智能将会开始对美国的GDP产生明显的影响。

到那个时候,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例或许能从156%降低到113%,债务压力就会减轻不少。

为了保持这个优势,美国还对中国实施了AI领域的封锁,限制出口那些先进的算力芯片。

就连AI的大型模型都被列入管控范围,主要也是担心中国追得上。

风险已经藏不住啦。

虽然特朗普那套还债方案看着挺完整,但里面的坑洼其实藏不住。

即使美联储连续四次降息,把基准利率调低1%的话,一年下来也顶多能少花掉3000亿的利息。

特朗普推出的“大美丽法案”,一下子就花掉了7.5万亿美元,连那点利息都省不了,连个零头都不值。

这会儿,关税的反作用也开始显现了。

别的国家也挺聪明的,既然美国要加税,他们就把这成本往美国消费者身上转移了。

美国人要用的吃的穿的住的行的东西,几乎全得从外面进口,结果全部商品一块儿涨价,也把通货膨胀给推得更厉害了。

等到那个时候,美联储想再降利率,也就更不容易了。

而且,美国这么逼迫其他国家,已经开始动摇美元的信誉了。

这几年,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都在甩掉美元,转而买黄金,生怕美国哪天翻脸不认账。

要是美元的信用彻底崩塌,美国想靠美元来收割全世界的日子就彻底结束了。

AI这方面的危险也挺大的。

AI虽然能帮忙提速,但也会导致不少普通人失业,富人反倒赚得更多,贫富差距可能会变得越拉越大,社会上的矛盾也许会变得更激烈。

再一看,美国对中国的AI技术封锁,这块儿限制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奏效。

到2024年底,美国把那些高性能存储芯片给列入了管控范围。

中国中科院和长鑫存储用了不到八个月时间,便成功研发出了性能与国际水平相当的芯片。

寒武纪跟华为也挤掉了英伟达在算力芯片上的垄断位置,我国自主研发的AI开源模型下载次数还跑到了全球第三名。

美国试图垄断AI市场,可却发现已经越来越难做到这一点了。

最要紧的事是,那笔到2025年6月就得偿还的6.5万亿债务,还得通过再融资来解决。

之前美联储一降息,反倒导致长期美债收益率往上走,因为市场对美国的经济和债务情况没啥信心。

要是真没人接盘美债,特朗普的债务化解方案就完完全全泡汤了。

说到底,特朗普这次化债的豪赌,主要还是靠说服别的国家,拼命稳美元的信用,不让它崩掉。

看现在的形势,这条路只会变得越来越难迈过去。

#热问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