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海磨刀门水道清洁科技,新型设备演示,环保创新!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00:43 点击次数:63
清晨的阳光洒在磨刀门水道的河面上,波光粼粼,像撒了一层碎银。我站在岸边,望着远处缓缓驶来的一艘银白色小船,心里有些激动——今天,我要亲眼见证一场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环保变革。
“老张,你可算来了!”朋友阿杰从船上跳下来,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,“快上船,咱们马上开始演示!”
我点点头,小心翼翼地踏上甲板。这艘船看起来不大,但设计得很精巧,船头装着一个类似机械臂的装置,两侧还有几排细密的过滤网。“这就是你们研发的新设备?”我忍不住问。
“对!”阿杰拍拍船舷,“它叫‘清流一号’,是我们团队半年多的心血。能自动识别水面漂浮物,还能把微小的塑料碎片吸进去,不伤鱼也不扰生态。”
我听着,心里既佩服又感慨。记得去年夏天,我和几个志愿者来这里清理垃圾,烈日当空,蚊虫叮咬,弯腰捡了整整一天,才清出不到一吨的废弃物。那时我就想:要是有台机器能帮上忙该多好。
“你看那边。”阿杰指向不远处的水面。几片泡沫和饮料瓶正随波逐流,像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。只见他按下遥控器,船头的机械臂轻轻探出,像一只灵巧的手,精准地将漂浮物捞起,送入船舱内的收集箱。接着,水流从底部循环经过滤网,再重新排回河道——整个过程安静、高效,几乎没有噪音。
“太神奇了!”我不由得脱口而出,“以前清理一次要动员几十人,现在一个人就能操作?”
“还不止呢。”阿杰笑着补充,“它还能通过传感器记录污染热点区域,数据传回平台,以后我们就能提前预警、定点清理。”
我靠在栏杆边,看着干净的水面,忽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。这片水道,曾是我童年常来钓鱼的地方。那时候河水清澈,鱼虾成群。后来随着城市扩张,生活污水、废弃包装越来越多,水色渐渐浑浊,连岸边的芦苇都稀疏了。
#不一样的早秋漫游季#
“小时候我爸总说,这条河养活了一代人。”我轻声说,“现在,它终于有机会喘口气了。”
阿杰没说话,只是递给我一瓶水,眼神里有种默契的理解。
演示接近尾声时,几个路过的村民也围了过来。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,眯着眼看船来回作业,连连点头:“好啊,这才叫科学治污!我们这些老家伙,种了一辈子地,也知道天蓝水清才是福气。”
我站在船尾,感受着微风拂面。夕阳西下,整条水道被染成金红色,仿佛一条流动的绸带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:所谓环保创新,不只是技术的进步,更是人心的觉醒。当我们愿意为一条河、一片海付出努力,改变就会悄然发生。
回程的路上,我拍了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,配文只有一句:“今天,我看见了希望的模样。”
夜幕降临,磨刀门水道依旧静静流淌。而我知道,在某个实验室里,还有更多像阿杰一样的人,正为明天的清澈默默耕耘。